在日前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青岛蓝色高端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活动周"上,百余名国内外海洋产业专家齐聚西海岸,共话海洋产业发展,专家们的精彩演讲为像西海岸新区这样的滨海型城市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海洋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力,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在"2013中国·青岛蓝色高端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活动周"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全球面临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传统经济亟需向新兴经济转型的今天,海洋是人类发展的新空间,是世界各国经济、科技竞争的新前沿。
目前,在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发展海洋经济、进军深蓝领域成为国家战略的需要,经济发展中的海洋成分不断增多,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西海岸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引导本地海洋产业从‘浅蓝’走向‘深蓝’,尽快成长为蓝色巨人,才能抢得海洋经济发展先机。"黄岛区委党校高级讲师周娟说。
周娟告诉记者,近期《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发布,针对自由贸易区试点,《纲要》提出推动西海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这为西海岸海洋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西海岸转型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思维,使得西海岸有望成为我国海洋产业‘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周娟表示,凭借优越的区位资源、优良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比较发达的海洋产业等优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落户西海岸已是可期待的囊中之物。届时,西海岸经济必将呈现井喷式发展。
海洋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随着西海岸新区建设大幕的拉开,围绕海洋经济规划的西海岸新区的海域面积、海岸线长度分别占全市的41%和33%。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占据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先机,海洋产业集聚优势日益凸显。
"在西海岸,从海洋渔业到海洋设备制造,从海洋科技到滨海旅游,这些海洋产业都已经初具规模。"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邢燕表示,作为一座滨海新城,西海岸的一、二、三产业都离不开海洋产业。
据介绍,亚洲的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上部组块在西海岸建造完成;世界上第一艘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起重能力的"海洋石油201"号深水铺管起重船在此交付使用;国内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也于日前落户西海岸。
"在明月海藻和聚大洋海藻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西海岸的海藻综合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规模的2/3以上,是世界上的海藻加工生产基地。"黄岛区工信局局长吴志成告诉记者,目前西海岸拥有规模以上海洋生物医药企业23家,虽然本地生物制药业起步较晚,但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西海岸生物制药业已跃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在沿海城市的发展中,港口无一例外都成为海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前湾港、董家口港两个大港的带动支持下,港航物流业毫无疑问成为西海岸经济的重要支撑。上半年,西海岸新区港航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93亿元,占整个青岛地区物流增加值的31%,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巨大。
西海岸海洋产业步入高端
"与许多城市相比,西海岸海洋经济的发展给产业升级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周娟说。
当前,西海岸已经形成"一核、两港、五区、一带"的发展格局,搭建起前湾保税港区、董家口经济区、中央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海洋特色鲜明的经济功能区,这些园区都为港航物流、滨海高端服务业等海洋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实现海洋产业的升级,促进海洋高端要素的集聚是关键。"周娟说,西海岸拥有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前湾国际物流园区和海洋生物产业园等首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特色产业园,这三个海洋特色产业园为西海岸产业步入高端,打造海洋高端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一流、城市功能完善的滨海新区起到了引领作用。
"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蓝色投资’。"周娟建议,未来,西海岸在升级发展传统海洋产业的同时,更要优化产业增量,在海洋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涉海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方面有所突破,以拉伸本地海洋产业的链条。
"在发展海洋产业的同时,也要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海洋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2013中国·青岛蓝色高端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活动周"的特邀嘉宾,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访问研究员、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兼职教授、昆士兰初级产业和渔业部首席科学家、国家土地保护委员会主席及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主席乔·贝克对西海岸海洋产业表示看好的同时,给出了诚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