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涌动蓝色动能
作为一个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3年来,依海而生、以港而兴,蓝色成为新区的特色,强大的海洋经济成为西海岸较亮眼的标签,也成为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触发器。
蓝色经济规模占比超30%
西海岸新区“十三五”蓝色经济发展规划显示,力争到2020年,海洋经济规模达到1650亿元,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
这样高远的目标自然有十足的底气:2016年新区海洋经济指标实现两个首次,即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66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首次位居全国各新区首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区GDP比重首次超30%,达到30.37%,占GDP比重提升幅度连续三年在青岛市考核中位居第一。
而放眼获批3年的发展历程,西海岸的海洋经济增加值从2014年的547.6亿元,迅速增长到2016年的866亿元,三年平均增速22.3%。
速度与规模的双增长,得益于海洋经济在陆域海域的统筹布局。
西海岸新区陆域面积212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3年来,这里规划建设了海洋生物基因科技产业园、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等10大特色海洋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2016年,共计有总投资3300多亿元209个海洋经济项目加快推进。其中,哈船科技高性能船舶等42个项目投产运营,总投资437.3亿元;东方影都影视基地等97个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943.5亿元。
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政策的支持,西海岸积极承接国家赋予新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等“四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实施政策研究和产业发展“双轨推进”工作机制,设立20个推进小组,加大功能承接的保障力度。出台了科技人才支持、重奖科技成果转化和便民服务等新区产业发展的十大政策,建立了新区发展的政策体系。
传统海洋产业二次勃兴
新旧动能转换,对于西海岸新区的海洋经济来说,早已是抢先一步。
船舶海工产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其中海西湾船舶工业基地聚集了包括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等海洋工程骨干企业,是我国四大海洋工程基地与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
一个现实情况是:船舶产业主要是受国际船舶海运形势低迷影响,在手订单较少;海工行业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但受发展空间限制等原因,逐步达到产能饱和。
以何破局?这个例子或许能说明:今年5月24日,由青岛海西重机建造的我国首个110米桁架式自升式海工平台从新区启运阿联酋。该平台关键核心部套实现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垄断。截至目前,青岛海西重机已成功交付8座海工平台,是目前国内手持订单量、成功交付数量较多的海工服务平台生产制造企业。
无独有偶,6月3日,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总承包的挪威“海洋渔场1号”养鱼平台在西海岸新区完工交付,这是世界上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也是全世界规模的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
而这一切几乎是水到渠成:在海西湾基地共设有各类研发机构17家,其中和省级研发技术中心各4家;获得国家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在各自领域均处于技术领先水平,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寻找新增长极
增量崛起,无疑是西海岸海洋经济的主动探索。
2016年,西海岸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全年完成产值86.1亿元,增长16.6%。其中,被誉为青岛制造业“新五朵金花”的明月海藻集团更是个中翘楚。
通过深度开发海藻活性物质,明月海藻成功跻身世界规模海藻生物制品企业。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防介绍,通过专业性的全产业链产品运营,明月海藻正在建立以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海洋生物产业发展体系,计划“十三五”末年产值达到100亿元,成为全球海洋生物制品领域优秀的企业。
同样是增量崛起,2016年,西海岸新区的海水淡化产业实现新突破,董家口碧水源海水淡化项目试运营,是全国首个全流程自主研发的海水淡化项目,日出水量达10万吨。
增量崛起的概念在规划中也有即时的体现:到2020年,西海岸新区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科技应用能力大幅提升,涉海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左右,涌现一大批技术能力强的海洋高端人才。